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领导信息
医院环境
设施设备
医院文化
发展历程
院训
院徽
宣传片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院内新闻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信息公开
院务公开
招标采购
招聘专栏
预/决算公开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室导航
科室导航
门诊科室
知名专家门诊
普通精神科门诊
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
睡眠心理门诊
老年精神科门诊
内科门诊
便民门诊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临床科室
普通精神科(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精神四科 )
老年精神科( 老年精神一科 老年精神二科/综合科 老年精神三科 )
睡眠心理科
青少年儿童心理中心( 儿少一科 儿少二科 )
医技科室
门诊部
影像科
精神康复科
行政科室
党办
行政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人事科
规划财务科
医务科
院内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
科教科
医保办
后勤保障科
保卫科
营养膳食科
内设机构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心
伦理委员会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就诊服务
就诊服务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科普视频
科普文章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党团群工
党团群工
党风廉政
主题教育
团建工作
职工之家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医校合作
继续教育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争当红岩先锋.维护国家安全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新闻中心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患者服务
信息公开
健康科普
党风廉政
科研教学
争当红岩先锋.维护国家安全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健康科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症状与应对措施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早期6大症状

1.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可能出现伤人的现象;

2.性格发生改变,变得多疑、敏感、自卑,遇事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等;

3.学习成绩下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

4.人际关系紧张,脾气变得比较古怪,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

5.兴趣丧失,对任何事情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情绪;

6.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出现被害妄想、对人存有敌意,或出现自娱自笑和无故外出等行为。

  家长应对孩子心理问题6项措施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是关系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家长应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投以更多的关注,帮助孩子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1.用倾听和沟通为孩子降压。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此外,家长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也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减轻焦虑。

2.建立积极地应对措施。面对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焦虑,包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运动等。

3.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需要。家长应该支持孩子主动、真诚、顺其自然地结交朋友,鼓励孩子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尊重、接纳别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撑和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抵抗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的时间。

5.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孩子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定位了,才能够以正确的目光去看待外部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锻炼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这种内心的调控,逐渐走向成熟。

6.寻求专业的支持。家长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要立足“治未病”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迎接未来的美好。

推荐文章
产生考试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2018-03-22 00:00:00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辨别
2018-03-23 00:00:00
减压小技巧:缓解焦虑症
2018-03-23 00:00:00
神经衰弱该如何治疗
2018-03-23 16:30:49
怎样判断神经衰弱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膳
2018-03-23 16:31:20
神经衰弱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2018-03-23 16:31:42
焦虑症自我调节方法有哪些?
2018-06-12 00:00:00
治疗神经衰弱自我锻炼治疗法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导致失眠怎么办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的原因
2018-06-28 00:00:00
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症状与应对措施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早期6大症状

1.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可能出现伤人的现象;

2.性格发生改变,变得多疑、敏感、自卑,遇事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等;

3.学习成绩下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

4.人际关系紧张,脾气变得比较古怪,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

5.兴趣丧失,对任何事情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情绪;

6.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出现被害妄想、对人存有敌意,或出现自娱自笑和无故外出等行为。

  家长应对孩子心理问题6项措施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是关系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家长应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投以更多的关注,帮助孩子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1.用倾听和沟通为孩子降压。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此外,家长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也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减轻焦虑。

2.建立积极地应对措施。面对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焦虑,包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运动等。

3.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需要。家长应该支持孩子主动、真诚、顺其自然地结交朋友,鼓励孩子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尊重、接纳别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撑和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抵抗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的时间。

5.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孩子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定位了,才能够以正确的目光去看待外部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锻炼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这种内心的调控,逐渐走向成熟。

6.寻求专业的支持。家长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要立足“治未病”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迎接未来的美好。

Copyright © 2024 - 2026 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
Copyright© 2024 - 2026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