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早期6大症状
1.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可能出现伤人的现象;
2.性格发生改变,变得多疑、敏感、自卑,遇事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等;
3.学习成绩下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
4.人际关系紧张,脾气变得比较古怪,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
5.兴趣丧失,对任何事情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情绪;
6.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出现被害妄想、对人存有敌意,或出现自娱自笑和无故外出等行为。
家长应对孩子心理问题6项措施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是关系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家长应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投以更多的关注,帮助孩子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1.用倾听和沟通为孩子降压。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此外,家长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也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减轻焦虑。
2.建立积极地应对措施。面对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焦虑,包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运动等。
3.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需要。家长应该支持孩子主动、真诚、顺其自然地结交朋友,鼓励孩子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尊重、接纳别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撑和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抵抗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的时间。
5.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孩子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定位了,才能够以正确的目光去看待外部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锻炼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这种内心的调控,逐渐走向成熟。
6.寻求专业的支持。家长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要立足“治未病”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迎接未来的美好。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分年龄段来看,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有部分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早期6大症状
1.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与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可能出现伤人的现象;
2.性格发生改变,变得多疑、敏感、自卑,遇事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等;
3.学习成绩下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
4.人际关系紧张,脾气变得比较古怪,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
5.兴趣丧失,对任何事情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情绪;
6.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出现被害妄想、对人存有敌意,或出现自娱自笑和无故外出等行为。
家长应对孩子心理问题6项措施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是关系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家长应该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投以更多的关注,帮助孩子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1.用倾听和沟通为孩子降压。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困惑,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此外,家长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让他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也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减轻焦虑。
2.建立积极地应对措施。面对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应对措施,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和焦虑,包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运动等。
3.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需要。家长应该支持孩子主动、真诚、顺其自然地结交朋友,鼓励孩子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尊重、接纳别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撑和良好的集体认同感。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抵抗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的时间。
5.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孩子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定位了,才能够以正确的目光去看待外部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锻炼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这种内心的调控,逐渐走向成熟。
6.寻求专业的支持。家长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有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为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要立足“治未病”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面对挑战,共同迎接未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