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时间:2025-03-24 09:54:56
2025年初,演员赵露思发长文公布其因抑郁症出现躯体化症状:2019年出现抑郁情绪;2021年感觉身上像有虫子在爬;2023年盗汗、惊醒、神经性耳聋 ;2024年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明显躯体化症状。这一热点新闻使大众对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有了更直观地认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抑郁症躯体症状的那些事儿。
一、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不只是情绪问题
抑郁症躯体化(Depression with Somatic Symptoms)是指抑郁症患者除了典型的精神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之外,还常常伴随着各种躯体症状。因为这些躯体症状涉及身体的各个系统,且表现形式多样,很容易被患者和家属忽视,或者误以为是其他躯体疾病。
1.睡眠方面:许多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如入睡困难、睡眠轻浅、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也有些患者则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唤醒后仍感觉疲惫不堪。
2.消化系统:常见症状有食欲缺乏,体重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的情况。但少数患者反而会出现食欲亢进。
3.神经系统: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还可能是在情绪激动时出现手脚麻痹,甚至身体冻结的反应,没有力气做任何事情。
4.心血管系统: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跳加快、心悸,甚至出现心律不齐。有些患者还会频繁出汗,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大汗淋漓。
当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躯体症状,且经过多次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的躯体疾病时,就需要警惕抑郁症的可能,尽快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二、躯体症状的成因:身心交互的复杂机制
1.神经递质失衡:抑郁症患者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直接影响疼痛感知、消化功能和运动协调。
2.自主神经紊乱:长期压力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引发心悸、盗汗、胃肠功能失调。
3.心理防御机制:部分患者通过躯体症状“转换”心理痛苦,例如失语可能源于潜意识对表达情绪冲突的回避。
4.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使患者更倾向于以身体不适表达痛苦。
三、躯体症状的处理:多维度干预策略
1.药物治疗:这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抗抑郁药物,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缓解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但药物的使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同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2.心理治疗:①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对躯体症状的放大作用,重构认知模式。②正念疗法。通过冥想缓解焦虑,减少自主神经紊乱引发的躯体反应。③表达性艺术治疗。如赵露思在康复中尝试的绘画或音乐疗法,都可以释放压抑情绪。
3.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不仅有助于减轻躯体疼痛,还能改善情绪,使人产生愉悦感。如散步、瑜伽、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建议每周坚持运动3 - 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生活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
5.社会支持:这是抑郁症疗愈的关键外力,包括了家庭支持和同伴支持。家人需要认识和理解症状的生理性本质,避免指责患者“装病”。同时鼓励患者参与互助小组,减少病耻感。赵露思的公开分享即是一种社会支持示范。
赵露思勇敢地公开自己的病情,让更多人了解到抑郁症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希望大家能重视心理健康,当出现疑似抑郁症躯体症状时,不要忽视或拖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积极治疗。也希望社会能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让他们不再独自承受痛苦。